大成劉旭:投資不是“天花板”和“護城河”兩個概念就能解決問題
來源:聰明投資者
大成劉旭是我們在2022年初的一次數據盤點中挖掘出的一個“能抗能打”的基金經理。
當時選取了2021年之前成立的靈活配置型、偏股混合型、平衡型和普通型基金,共計3146只作為樣本,在其中篩選出自2016年起每年業(yè)績前50%的基金。
最終在該指標下只有5只基金入選。
其中大成基金劉旭所管理的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,以最大回撤恢復天數最短引起了我們的注意。
?。ㄗⅲ?015年7月29日劉旭接管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,僅半個月后市場迅速下跌,劉旭用時57天修復最大回撤,當時眾多知名基金經理用時超過100天。)
彼時劉旭的管理規(guī)模剛剛接近90億。
當年4月底我們跟劉旭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。(詳見《大成基金劉旭以“不變”的深度選股應對萬變的市場》)
在過去兩年持續(xù)觀察中,劉旭一致性確實保持的不錯。
當然,期間也有回撤難受的時候。
2022年10月,劉旭旗下多只產品回撤超過22%。當年所有在管產品負收益收官,但還是跑贏了滬深300(-21.63%)。
在2023年4月的路演中,劉旭直言這次波折讓自己對通過財務指標對企業(yè)定價的理解更加深入。
在后續(xù)的2023、2024年,劉旭在管產品的最大回撤進一步縮小,今年以來的最大回撤不超過10%。
2024年三季報顯示,劉旭在管基金共7只,總規(guī)模達到216.29億元。
截至12月24日,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的任職回報344.87%,年化回報17.18%,今年以來收益27.88%,規(guī)模146.47億元,較兩年前增長100億元。
此外,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迄今為止,連續(xù)九年跑贏滬深300,較業(yè)績基準持續(xù)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。
而從公募FOF的最新持倉數據來看,劉旭的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A都是核心品種。
12月24日,劉旭做了一場有點不同的路演。
在即將迎來投資生涯的第10年,計劃修改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的基金名稱、投資組合比例、投資策略、投資限制、估值方法、收益分配條款等。
背景應該是管理規(guī)模擴大,以及現在監(jiān)管對于基金合同的一致性要求更嚴格。
面向持有人的1小時交流中,劉旭自稱“帶貨主播”,一邊介紹產品,一邊介紹自己。
談安全邊際,強調買在“保值期”。
“比較該企業(yè)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與當下的支付價格,如果前者低就買,前者不低就不買。”
對企業(yè)的生意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,近年來他對于“護城河”“天花板”等概念,越來越少提及。
“大部分生意都不太用得到‘護城河’三個字,因為他們取得還不錯的ROE或者不錯的盈利往往是一個階段的產物?!?/p>
坦率說,這場“帶貨直播”有點混亂,信息濃度不高。但劉旭狀態(tài)還不錯。
聰明投資者(ID:Capital-nature)聽了整場,把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做以整理,能看到一個基金經理交流中自帶的風格。這也是我們持續(xù)跟蹤研究的意義。
關于合同修改
1、2015年成立的大成高新技術,在合同中有一些條款和限制,要投具有“高新技術”屬性的行業(yè)。我們綜合考慮后希望對合同進行修改,去掉其中的限制因素,將其變成一個普通的全市場基金。
2、產品基準修改了一點,從原中證700改為中證800,本質上仍是全市場基金,其實我們當年選中證700也證明它是一個全市場基金。
?。ㄗⅲ含F有業(yè)績比較基準“中證700指數收益率*80%+恒生指數收益率*10%+中證綜合債指數收益率*10%”調整為“中證800指數收益率*80%+恒生指數收益率*10%+中證綜合債指數收益率*10%”)
3、不會對投資風格產生很大影響,我們這么多年所形成的投資風格和方式,不會因為合同的變化而變化。
4、最大的變化是,原來受到的限制和枷鎖拿掉后能做的事情更多,可選擇的空間更大,這對未來有潛在好處。
5、人有了更多選擇后,往往會比沒有選擇時有更多苦惱,選擇太多也不是好事。
但我覺得,這一邏輯背后,要看我們的專業(yè)能力能不能與合同本身的要求,與未來的投資需求相匹配。
我們團隊包括我個人,所做的事都建立我們的專業(yè)能力之上。
6、能力圈擴大是一個慢變量,是一個漸進的過程。
我最開始在大成基金看家電和汽車行業(yè),迄今一路走來,也看了很多新東西,逐步在大成高新技術產業(yè)過去5年的持倉中有所體現;比如,公共事業(yè)、能源、家電汽車以外的制造業(yè)。
7、我們不承諾未來的年化收益跟過去10年比的結果如何,我只是覺得,(合同成功修改)會給大家?guī)硪恍└没貓蟮目赡苄浴?/p>
關于投資理念
8、我大約做了快10年的投資,不論是我還是我們的團隊,都形成了穩(wěn)定的風格和投資方法論。
我個人更偏企業(yè)價值,投資方法論以持有企業(yè)為核心;也很看重基本面,這也是我們團隊的共識。
9、保證自己的投資決策不被短期市場所干擾,跟你決定走的路有關。
A股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態(tài),有各種各樣屬性的資金的,有很多不同的選擇,很多短期的東西做好了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,因為A股是一個波動非常大的市場。
但這對于公募基金的職業(yè)投資者來說,這不見得是一個非常好的路,當規(guī)模大到一定程度時,高換手率是不能承載這種資金量的。
10、個人覺得,走上持有期較長或換手率較低,基于企業(yè)價值的這條路會更合適,當然因人而異。
如果決定走這條路,市場的很多短期行為,不會對你有擾動,如果你還會被這些東西擾動,應該反思自己適不適合走這條路。
11、市場的很多短期行為不見得都是無效的,它可能蘊含一些信息,這些信息是對產業(yè)未來的期許,對產業(yè)未來的展望,對我們來說更多是一個提示。
?。ㄟ@些信息)會讓一些人認為這個產業(yè)未來會變得更好或變得更差,這是做研究的一個線索,更多還是要回到研究本身。
12、投資是為了增值,但增值的前提是先保值,安全邊際與保值概念密切相關。
13、投資不同的標的,其安全邊際都不太一樣,但核心是要看到能夠支撐當下買入價格的買點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14、在日常的投資過程中,買入時不能總想最后能賺多少錢,還得想會不會有比較大虧錢的可能性;如果是把投資視作一種開心的消費,那無所謂,但如果期望保值增值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。
這個理念提出至今接近100年,其間有很多前輩都用自己的實際業(yè)績印證過。
15、對于回撤的控制,我個人希望從買的環(huán)節(jié)(開始重視),希望買得物有所值,即便市場發(fā)生一些比較極端的情況,可能也跌不了太多,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價值底部兜底。
16、如果組合大約有10-20個(買在物有所值時)的公司組成,組合風險相對能夠更可控;如果都是風口上的東西,面對的回撤挑戰(zhàn)會更大。當然,向上的彈性也更大。
17、調研是研究的一部分,還有很多的案頭工作,彼此相互結合,但不能彼此替代。
關于基本面研究
18、過去這么多年,我在不斷學習如何去看企業(yè),從開始不太懂生意是什么樣子,直到今天仍在不斷地試錯過程中。
19、治理結構是絕大部分公司的核心問題,除非這個生意能躺贏,什么人管理沒那么重要,但實際上這種生意是極少的。所以,早期需要有一個很強的團隊。
20、個人投資者可以推而廣之地去看生活中的好人、壞人是如何區(qū)分,對應到企業(yè)管理層,應該有很多共通的地方。
再看企業(yè)家的溝通中,可以從其言談舉止推而廣之去思考,什么人在真誠地交流,對你提示風險,什么人只愿意博取一些短期的東西。
21、投資不是“天花板”和“護城河”兩個概念就能解決的問題,如果兩個概念能解決問題,就不會產生巨大的泡沫,就不會忽略很多有血有肉的內容。
每個生意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,而是生活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。
抽象出概念是有意義的,但過于抽象就會闖禍。
22、投資應該從空洞的概念背后,通過非常扎實、有血有肉的研究工作,從無數的產業(yè)細節(jié)中找到支撐。
23、舉例來說,公募基金的天花板無限高,管(理規(guī)模)多大都可以嗎?
顯然不是,主動基金都有管理的天花板,這個天花板即便不來自個人,也來自資本市場,中國的股市就這么大,都是有天花板的。
我們自己所從事的行業(yè)都不能通過這樣簡單的概念去梳理,所以一定要警惕這樣的概念。
24、如果你想賺企業(yè)價值的錢,即長期自由現金流折現,就應該長期持有它,當它的現金流進來,可以滿足你所要求的回報。
在持有期內如果它快速上漲,性價比下降,也可以賣掉的,但這種情況也得看運氣。
但如果是走(長期持有)這條路,在一個較長周期內持有,那么企業(yè)利潤增長的錢也好,分紅回報也好,或者其他等等,都是應有之益。
25、如果持有企業(yè)期限太短,不太容易深入地理解它;當長期持有之后,你對企業(yè)的很多觀點、各方面研究的深入程度都會發(fā)生變化,這也是一個復利的方式。
26、判斷這家公司是不是值得長期持有,我肯定是基于長期積累,將自己對生意的認識,對不同東西的認識,形成一個坐標系。
把這個企業(yè)放進坐標系后,觀察它在怎么樣的生命周期里,然后去做判斷。
關于新興成長行業(yè)
27、投資要看其長期自由現金流折現與當下買入價格之間的對比,新興行業(yè)很難投資的原因在于,不太容易評估其未來。
好比一個人三四十歲的時候,看得比較清楚,雖然有說法“3歲看大,7歲看老”,但未來依然有很大變數。
28、好東西都貴,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。
但對我來說,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,為什么要去做一個買的決策?
我做買的決策,是比較它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與當下的支付價格,如果前者低就買,前者不低就不買。
29、每個公司都處在不同的競爭格局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下,這個判斷非常復雜。
我們要承認大部分標的我們是沒有能力去判斷的,我們只能在有能力判斷的標的里,盡量抓住被低估的機會。
30、新興行業(yè)的投資價值,對我個人、對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要更具備前瞻性,在更有安全邊際的時候買入,而不是所有人都看到的時候,而且它處于快速變化中,買入時會比較曲折。
31、新質生產力是近兩年新提出的概念,凝聚了領導層的想法和智慧。
在投資過程中,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,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在研究,會把領導層的期許和實際投資進行更好的結合,為持有人創(chuàng)造持續(xù)回報。
關于2025年
32、中國經濟進入“新常態(tài)”,原來的經濟發(fā)展模式也在發(fā)生變化。
作為公募機構從業(yè)者,在未來更加復雜的背景下,要選到那些能夠持續(xù)創(chuàng)造回報的公司,投資的難度和復雜程度肯定更大。
33、在這一階段下,怎么做好自己的事,找到值得去投資的標的與持有人共同持有,是更重要的。
不僅是2025年,未來這么多年肯定會有機會,在這樣的機會中也是結構性的,就看我們如何能抓住它。
相關文章
最新評論